
公司设立管理、营销、技术、技能四大类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一)管理系列类。包括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细分领域的职业发展通道,主要适用从事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的员工。
1.行政管理类。设部门助理、部门副职、部门正职、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2.生产管理类。设班长、车间(部门)助理及三大员(工艺员、设备员、安全员)、车间(部门)副职、车间(部门)正职、子公司助理、子公司副职、子公司正职。
(二)营销系列类。设业务主管、业务部门(业务类子公司)经理助理、业务部门(业务类子公司)副经理、业务部门经理、经营部副职(产品经理、业务类子公司负责人)、经营部正职、营销总监。主要适用从事自产品销售、贸易业务的员工。
(三)技术系列类。包括工程系列、会计系列、经济系列、研发系列、法律系列等细分领域的职业发展通道。
1.工程系列、会计系列、经济系列设助理工程(会计、经济)师、工程(会计、经济)师、副主任工程(会计、经济)师、主任工程(会计、经济)师、高级工程(会计、经济)师、副总工程(会计、经济)师、总工程(会计、经济)师。主要适用于从事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员工。
2.研发系列设七级研究员、六级研究员、五级研究员、四级研究员、三级研究员、二级研究员、一级研究员。主要适用于各研发平台员工及技术中心员工。
3.法律系列设法务专员、三级公司律师、二级公司律师、一级公司律师、副总法律顾问、总法律顾问。主要适用从事法律工作的员工。
(四)技能系列类。设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主要适用技术工人。

公司基于长期和短期发展战略,不断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推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将培训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手段,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实施全员培训。
邀请专家学者对公司高层进行战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对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综合素质;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养研发人才,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销售人才,鼓励员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坚持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对冬修冬试、季节性停产员工进行轮训,有效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通过建立基层定期锻炼、差异化轮岗、专业课题攻关、领导定点联系、师徒结对帮扶、员工技能比武等人才培养制度,有效发挥员工专长,提高员工技能,让员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选派优秀员工前往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开阔员工视野。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培训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工会组织等,来解决员工潜在压力以及在员工能力和配置需求上的潜在变化。
严格奖惩兑现,坚持把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评先表模、岗位转换、学习培训等紧密挂钩,及时进行奖惩兑现。

公司始终坚持将职工待遇的改善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构建全面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
薪酬体系:对管理和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对行业领军人才实行协议工资;根据国家规定的指导线,持续提高技能员工的工资水平。
津贴补助:公司在应届毕业生试用期转正后一次性发放安家费,或提供公积金优待政策。此外,公司还为员工提供职称津贴、交通补助、工作餐补贴、卫生津贴、外派人员补助、中夜班津贴、井下作业津贴、降温费以及生产一线人才津贴等。
福利保障: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及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大病救助、劳动保护、子女上学资助、困难员工帮扶、健康体检等多项福利,并对部分员工提供股权奖励、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此外,公司还针对女员工提供1年产假、多孩生育奖励,并为女员工和从事特种职业的员工提供特殊健康体检。

实行大病救助政策,尽力帮扶困难职工和大病大灾职工,五年累计帮困1100多人次。
推行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子女上大学资助等政策,年金和补充医保累计领取3193人,领取金额15337.58万元,职工子女上大学资助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累计资助8688人次,资助金额2777.1万元。
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工关系与员工氛围,每年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积极举办运动会、技能比武大赛,定期召开茶话会、团拜会,组织青年联谊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员工座谈会、职代会、《兴发集团报》、广播、板报、OA办公系统等方式,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员工诉求;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调查,多次在现场召开专题会议,解决生产经营以及员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逐步形成,公司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安家费:硕士20万元,博士50万元。


